•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新程》:南方报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历程

2025-03-24 16:24 来源:南方日报出版社

  75年前,油墨飘香的《南方日报》从广州市光复中路48号出发,迎着黎明的曙光走向新生广东的城乡,开始记录反映南粤大地沧桑巨变的“广东日记”。

  75年来,从一张报纸到一家大型全媒体集团,南方报人不忘初心、改革创新,书写了新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南方篇章”。

  《新程——南方报业融合发展之路》一书,生动记录了新时代南方报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历程,亦为全体南方报人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作了时代注脚。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刘启宇表示:“通过《新程》,我们努力探寻一个党媒集团守正创新、不懈探索的坚实足迹,展现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新担当新气象。也为奔赴更加辉煌的新程凝心聚力、鼓劲加油!”

  《新程》分为“凝心铸魂”“深度融合”“智慧转型”“多元开拓”“人才支撑”“治理赋能”六大板块,其中既有对转型历程的呈现,又有对壮阔新程的前瞻;既有对战略思维的提炼,又有对实操案例的阐析,述论结合、图文并茂、可读可感。

  ❖南方报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记录

  本书重点记录了新时代南方报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浩繁新程,探寻一个党媒集团守正创新、不懈探索的坚实足迹,展现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新气象新担当。

  ❖南方报人精耕业务积累的战法秘籍

  本书精心梳理新时代南方报人针对重大节点、议题等开展的业务实操典型案例,以述评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提炼案例背后的南方战法,为有关党政部门和媒体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南方特色运营管理凝聚的智慧结晶

  本书在阐析主责主业的同时,还从多元业务、人才培育、治理创新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具有南方特色的运营管理战略模式,彰显了省级党报媒体集团管理层的集体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评价:《新程——南方报业融合发展之路》是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改革发展进程的梳理与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和成果丰富的创新实践。其实,在我看来,这亦是中国主流媒体波澜壮阔改革的写照与印证。因为风起南方,潮涌珠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许多改革举措都是开我国媒体风气之先的,有着“南方风来满眼春”的变革气息。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支庭荣则认为,南方报业以自己的锐意探索成就了一个有全国意义的典型样本:不只有思考,更多的是行动;方向既明,行动必速。从价值塑造、技术加持到服务深化,从多元经营、人才开发到体制机制改革,虽难辨五颜六色,但称得上五彩缤纷。期待赋能永远不停步,相信新程永远在前方。

  作者简介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是以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为龙头组建的党报集团,是广东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舆论阵地,是广东唯一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主流媒体集团。当前,集团形成了以南方日报为龙头,拥有5家报纸、10种期刊、11家网站、6个客户端、超400个境内外社交平台机构账号、1家出版社以及3000块互动触控屏、10000平方米户外LED大屏的“报、刊、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体系,覆盖用户超过4.6亿。

  精彩书摘

智能化技术助力媒体新质生产力

  2022年11月,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受到了空前关注。OpenAI靠着ChatGPT引发全球轰动;Google带着Bard紧随其后;百度推出“国产版ChatGPT”——文心一言……事实上,在ChatGPT诞生之前,AIGC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了,智能化驱动了内容生产的新革命,也带来了媒体生态的深层变化。人人皆媒,万物皆媒,信息的洪流如同江河汇聚,媒体的疆域扩展至每个角落。主流媒体作为时代的瞭望者,站在数字化浪潮的风口浪尖,迎接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2023年智媒科技大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分享道:“智媒技术正在成为数字时代新闻编辑部的生产力之一,基于此的新闻编辑部在物理格局、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上都在被改造,从一定意义上说,智媒技术正在重塑新闻生产的整个链条。”

  在这场变革中,南方报业以智能化技术全方位赋能内容创作、风控、分发、运营,创新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

  1.再造新闻生产全流程

  在内容创作层面,曾经以人力为主的传统产出模式,如今已逐步演进为“人+机器、以人为主”的新型协同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我们不仅重视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创作效率和质量,更强调“人”的核心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机器人写作是新闻内容采集与生成环节智能化的典型应用,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机器人记者”集数据处理分析、热点筛选、AI创作于一体,以其高效、精准的信息处理能力完成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极大地提升了新闻内容采集与生成环节的时效性。

  2023年3月,南方都市报新闻客户端推出新一代写稿机器人——“小南”。作为大湾区首个AI财经记者,自上岗以来,“小南”已生成超过10万篇AI财经稿件,日产稿件超过500条,稿件的生成时间最快仅需3分钟(包括人工审核时间)。“小南”的高效产出令人瞩目,但“人”在新闻生产中的重要性依然不可替代,所有自动生成的稿件均经过严格的人工三审机制,以确保报道客观、内容准确、导向健康。

  在新闻内容加工环节,丰富多样的智能化多媒体创作工具已成为采编人员的得力“加速器”。电子周刊工具、明信片工具、地图工具、学习云文档工具等多款智能化多媒体创作工具已累计赋能采编人员创作超过460个融媒产品,这些工具让新闻生产不再是单一的线性流程,而是变得更加灵活、多变,为采编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创意空间和表现形式,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和受众的需求,推动融媒产品向更高层次发展。

  例如,2023年南方+客户端推出的系列融媒体报道“21城·21问——广东城市微调研报告”,就运用电子周刊工具进行二次创作,快速生成大型专题报道H5《21城·21问》,系列报道贯通行走与思考,融合心意与新意,兼具文采与见地,在全省各地引发热烈反响。

  此外,征稿、投票、打卡、竞赛等多种线上活动配置工具陆续上线,搭建各类线上运营活动变得更加便捷。采编运营人员的创意思维、策划能力和运营智慧,加上不断丰富的工具“百宝箱”,共同推动团队创意成为融媒爆款。

  在内容审核环节,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使新闻把关模式发生了变革。结合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以及大数据词库等尖端技术以及编审团队的专业判断和导向引领,我们实现了机器人纠偏与人工干预的有机结合。在这种“人机协作”模式下,无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都能精确识别,迅速“揪出”存疑内容,有效保障了报道的客观性、内容的准确性和导向的健康性,全方位筑牢了南方报业内容生产的安全防线。

  2.催生报道样态新空间

  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动了媒体内容生产流程的革新,也为传统新闻报道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创新新闻报道样态,虚实交融的报道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与沉浸式的参与效果。

  “数智”赋能传播主体,主播队伍频频迎来“新面孔”。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主播的出现,为媒体深融开拓了新赛道。2022年,南方农村报在从化荔枝产业上创新运用元宇宙技术,率全国之先开展虚拟直播,打造荔枝元宇宙形象代言人——荔儿公主,2024年,又以4名真人主播为原型,陆续上线4个数智人形象;N视频推出虚拟主播——小N,在2023年足球世界杯举行期间,25期《小N陪你看世界杯》通过虚拟技术花式呈现赛况及花絮趣闻的图片、视频报道;南方周末推出数字人——“小岚”,“小岚播新闻”以人格化IP带动“南周评论”实现音视频化。

  “数智”赋能传播形式,报道样态涌入汩汩不竭的源泉。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创新文本表达方式和产品表现形式,以全新的创意嫁接技术的元素,通过H5、直播等形式,让主题报道“活”起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等重大节点上,巧妙运用VR全景、人脸融合、lottie动画等前沿技术,先后推出《每个年代的流行歌,用心唱》《发给世界的有声明信片》《多彩的中国》等爆款H5,以精准的内容和生动的表达,产出一批大众喜闻乐见的全媒体产品。

  VR、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突破了传统媒体报道所呈现的二维空间,将用户带入多维的沉浸式体验之中。南方+客户端直播广东平台在2019年就尝试了4K级视频直播、6镜头VR视频直播、双镜头VR视频直播等新技术。相较于普通视频,VR、AR、MR等技术加持下的直播更能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氛围,带来不同寻常的视觉体验。随着5G终端覆盖面扩大,没有流量速度等限制后,通过“5G+4K/8K+VR”等技术制作的慢直播更能给用户带来完整的沉浸式情感体验。2020年,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开始试点慢直播,推出“慢直播植保无人机试验田”,通过131天不间断直播聚焦科技助农脱贫攻坚,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创新产品形态,呈现好故事,唱响主旋律。

  3.全面释放采编生产力

  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新闻的生产与运营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媒体能够深入分析用户行为,洞察受众偏好,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推动了自动化新闻写作、校对、推送的发展,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区块链技术为新闻溯源和版权保护提供保障;而云计算的强大计算与存储能力,为媒体的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实时新闻发布提供了坚实支撑。

  笔耕不辍,坚守初心,创新为媒,科技为翼。南方报业通过“智能写作”“智能校编”“智能风控”等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一个从“采集事件数据”到“加工新闻素材”,再到“生成新闻产品”“完成编辑校对”“实现自动监控”的全链路闭环,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每一个环节注入了智能化的活力,极大提升了讯息发布效率,更将采编人员从日常的文字记录整理、图片处理、音频视频剪辑、新闻配音等大量琐碎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其有机会关注用户更深层次的价值需求,更专注于思考报道的创意与深度。

扫描二维码购买《新程》

扫描二维码购买《新程》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