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数字时代,作为用户的公众主动或被动地卷入数字化进程,成为“数字公民”。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有数:普通人的数字生活纪实》一书,将视角对准数字化社会中的个体与日常,在这本近400页的草根故事纪实中,我们看到,技术如同一根绳子,有人抓住它追赶时代列车,也有人被捆绑面临困难和阻碍。在这份非虚构作品中,我们可以更浸入式地理解作为用户的“我”的价值。
《有数——普通人的数字生活纪实》是第一本关于数字中国的微观实录。由一群青年记者与学者田野调查而来,是一群写作者全方位书写数字社会横切面的真情实感。历时一年,这些年轻人将目光和脚步投进乡村、小镇、县城、城市以及世界。通过讲述“人”的故事,呈现出一个复杂多元、多变丰富与数字化共振的“非典型”中国。
作者简介
数字原野工作室是由一群非虚构写作者、青年学者、科技领域从业者等共同自发组成的非盈利机构,旨在持续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间的关联,以微观视角记录数字化浪潮中的多维群体,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以真实的记录、故事化的叙述,构建数字社会面向新发展阶段的启示。
精彩书摘
数字时代的快照:现象与洞察
文| 邱泽奇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翻阅《有数》书稿,我便被丰富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以其中的人物为例,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带着比较思维,对比中国与他们本国的数字化进程,形成观察数字中国的切片;有在初中阶段就搭建网站的青葱少年,进入大学校园又用小程序继续创业;有百折不挠地用二维码创造自己新生活的小镇青年,硬是把没有人知道的二维码作为业务拓展到34个地市18个行业8000多家门店;有从前在工厂打工,或退伍后辗转创业,却始终不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转身成为野生码农、数字达人的年轻人或中年人;有用声场代替屏幕,坚持在数字时代“修盲道”、生产数字产品的视障人士;有为了敬老扶少、为了不再到城里打工而倾力直播的乡村小妹大嫂,把自己对社会最质朴的理解与人性最底层的真诚展示给她们触达的每一个人;也有与数字产品争夺孩子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她们在挣扎中不断地反思,调整孩子与数字产品之间的距离;当然,还有生长在数字潮流中,用创意打通传统与数字关节的创意青年,把祖先的生态观念和经典智慧化为寓教于乐的游戏产品;更有70岁学着用微信,让自己不断进入新生活场景的长者……他们从来都认为数字时代是每一个人的时代,自己也身在其中。数字时代的各类工作和生活的场景更是丰富多彩,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某在此还是不剧透了。
疫情暴发以来,社会发生了许多改变,其中,最凸显的是数字技术加速向生产和生活各领域渗透,工业社会加速向数字社会转型。一个直观的证据是,受疫情影响,诸多传统产业或因供应链,或因原材料,或因工作场所等因素而陷入增长缓慢、停止增长甚至是倒闭的局面,而数字企业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传统行业增长乏力,可数字企业均呈现出高速增长格局。一些身边的证据如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健康码、行程码,人们的支付已离不开支付码,人们出门可以不带任何别的东西却不能不带手机,等等。两年的时间不长,却给数字社会的成长带来难得机遇,数字生活的许多细节和微粒被不经意地推上了前台。某以为,读者可以把《有数》当作疫情中凸显的数字生活多维度、多场景、多时空的快照,每个人或许都能从快照中找到自己的影像,或自己曾经和正在目睹的数字社会现象。如果愿意,从这些现象里,也可以获得对数字社会的洞察。《有数》提供了作者自己的洞察,其实,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拿《有数》中的故事与身边的现象比较,从比较中再次体悟当下的时代、社会、世界,启发或许就在体悟之中。
数字下沉
曾几何时,数字技术还是社会精英的专有产品,在几亿人的中国,只有不到200人拥有电子邮件账号,需要以电话拨号的方式接入美国西海岸专用服务器才可使用电子邮件;曾几何时,电话线路都是家庭消费的奢侈产品,一个家庭需要攒钱许久才能安装一部有线电话。现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必备品,72岁的陈大爷用手机网购自己的生活产品,包括心爱的钓鱼竿,更不用说每天睁开眼就先看手机的年轻人。数字技术和产品正在无形中潜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塑造着数字时代的下沉世界。
数字生活不只有编程一种形态,拿着手机不停走访记录的网格员,在各个出入口检查健康码的保安和服务员,为数字产品绘一幅岩彩画的画家,把长城、故宫和山海经里的建筑、场景、风景带入数字产品的创意青年,开发口袋大学、口袋公社、口袋高校的创业青年,用小程序连接有开锁需求的客户的锁匠,在家里一天直播几个小时的乡村小妹大嫂,不断追求农业智慧生产的农学博士,在镜头前为普通人带去唱作歌曲、民族音乐的歌手,银行里从柜员转身而来的自助机支持人员,把在疫情中失去的亲人带回电脑和手机里的失独老人,人到中年才实现追星梦的妈妈粉,和员工一起玩游戏的管理人员,被疫情圈在家里的网课学生,沉浸在电竞世界里的“坏孩子”们,数字下沉已经让人们找不到还没有被数字技术影响和渗透的地方。《有数》带给读者的正是这样一幅幅数字发展腾飞期中国各色人等活色生香的数字现实画卷。
数字分化
人人“有数”带来的自然有数字红利。某曾经在一篇学术文章中阐述过数字红利的产生机制,这里不妨将其通俗化。人类的现实是,每个人都不相同,它体现在从生物性到社会性的方方面面,其中潜藏着一个巨大的异质性市场。可是,每个人身上的特殊性不一定有机会在市场中变现。缘由是,在传统场景如村寨和牧场中,个体的特殊性没有市场需求。数字技术从连接开始,突破局部市场,对零星的需求通过数字汇聚让特殊性获得了整个人类市场,特殊性也因此在数字时代获得了变现机会。《有数》里的野生码农,县城里直播的小妹大嫂,在长沙做日语教育的日本人中村纪子,在伦敦做中餐的扶霞,在剑川做民族音乐的段保杰,等等,他们都将自己拥有的特殊性转化为数字产品,在数字市场里激发乘数效应,转化为数字红利。当然,这只是数字下沉呈现的数字红利,更大的数字红利则是数字创新产生的数字红利,如之前引证的,在疫情肆虐的近两年里,数字平台企业逆势高速增长。雅安的侯婆婆早晨起来在微信群里吼一声召集同伴们出门锻炼,用数字连接替代挨家挨户的招呼,让锻炼变得更加专业化,自然也是另一种数字红利。
数字促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公开政策、展开了一系列政策行动,旨在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且进一步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写进了中央政府的政策文件,数字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可是,数字下沉和数字分化让人们清醒地看到,仅有数字经济发展是不够的,数字社会需要同步发展。其中,缓解数字分化、推动数字公平,最重要的一环是发挥每一个个体和组织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数字时代的建设。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个体与组织数字素养的提升。靠组织的数字素养让老年人有可用的产品,靠数字素养让上网的人群分辨线上信息的价值、辨别真伪,靠数字素养让企业为不同消费者提供适宜的数字产品……几乎每一项涉及数字改进的项目和内容都有两面,一面是数字规制和治理,另一面则是数字素养的提升。
提升数字素养其实是每个人都可做的事,给年迈的父母讲讲数字世界的趣闻或许可触发父母生命历程里的记忆并映射到当下的数字生活中,让父母不再相信明显的谣言和虚假消息;用自己抚养孩子的心态来做产品,一定能做出适龄的数字产品;在算法日益精进的时代,把良心写进用户画像算法中便不会向儿童推荐色情产品、暴力产品;人类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一定会进入田海博那样的榫卯游戏式的产品中。
当然,仅有个体或组织的努力是不够的,营造人人向上的社会氛围,树立科技向善的公司理念,运用公共政策工具促进数字公平更是提升数字素养的重要内容。2021年11月5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把提升数字素养当作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实现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作为数字时代的知识生产者,把握时代的脉搏,提出正确的、重要的问题或许是数字素养自我提升的有效路径,一个科技向善的社会、一个数字为善和公平的社会不是由抱怨建设起来的,而是在从数字强制和数字鸿沟等数字时代的另一面中发现和促进数字红利普惠、发现和促进数字发展公平中建设起来的,关注长卡司机的发展机会和际遇,关注外卖骑手的劳动公平和保障,关注零工群体的劳动权益,都理所应当,只是某以为,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推动这些群体的数字公平!
这是一个改变人类历史的时代,每一个快照都是当下的现实,也是历史长河涓涓细流里的点滴,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一个点滴都有值得被珍视的历史价值!
扫描二维码购买《有数——普通人的数字生活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