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新闻导语写作案例教程》:这本新闻导语写作指南,对任何信息传播者都有借鉴意义

2025-03-24 16:24 来源:南方日报出版社

  同一则新闻的两个开头,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①华南广东省的农学家去年对全省野生稻的资源进行调查,收集了530多个各种生态型的野生稻标本。

  ②新华社星期三报道,中国的研究人员相信,一些野生稻品种可以用来培育出抗病虫害和抗恶劣气候稻种。

  第一个开头写作逻辑严谨,但读起来枯燥无味,且时效性差。第二个开头交代了最新的时间和权威消息源,用朴实直白的语言直指新闻核心内容,比第一个开头阅读体验感好。

  新闻的开头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导语。优质的导语是新闻写作成功的一半,也是新闻走向读者的敲门砖。

  《新闻导语写作案例教程》结合原理和技法提供新闻导语写作的方法论,案例新鲜,理论凝练,是一本易读易实践的新闻写作指南。可为新闻记者、编辑、通讯员、高校新闻学专业师生、自媒体人提供最新的、有参考价值的学习资料,提升新闻业务技能。

  新闻导语写作是记者职业技能中的核心能力。本书共分十四章教授新闻导语的写作,通过文献资料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新闻导语的写作进行由表及里、点面结合的系统阐述。其中,第一至三章,介绍新闻导语的重要性及当下新闻写作的范式危机;第四至六章,带领读者认识导语,包括导语的历史、功能、要素;第七至八章,详解导语的写作,包括导语的语言、导语与新闻价值的关系;第九至十章,介绍导语如何影响新闻稿件的结构、标题;第十一章,分析导语的信源应用;第十二至十四章,阐述新闻导语的类别及写作要领。

  书中重新阐明了导语写作的规律,拓宽了应用新闻学导语写作的思维,有助于受众开阔理论视野;较之传统应用新闻学对导语写作失之空泛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具体的、清晰的解决之道,体现了应用新闻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作者简介

  武斌,副教授,主任记者,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文学硕士,先后获得各类新闻奖30余次,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包括此前在我社出版的《新闻写作案例教程——范例、思路与技巧》《消息写作原理》。

  精彩书摘

  硬新闻导语宜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消息导语常用一句话或两句话的硬导语模式,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简短高效地告知受众“最重要的事实(发生了何事、结果)”,突出其快速传播信息的优势。例如: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2021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评析】该新闻共459字,仅3个自然段,而其导语就有206字之多,占比近45%,如此头大身小,结构上显然失衡了,形式上不美观,叙事效率低下。硬新闻导语宜简洁精炼,简短有力,一般就是一个简单句,最多两个简单句。该导语有三句话,都不是简单句,其中第二句长达107字。细读文本会发现,它没有按照消息惯常的倒金字塔结构叙事,而是采用了时间顺序结构,开头叙述了该事件的过程,传播信息的效率不高。若采用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导语应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最重要事实,该新闻的导语可以这样写:“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透露,北京时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样,该导语变得简短了,仅69字,而其传播信息的节奏快了,效率高了。由此可见,即便在当下新媒体传播时代,诞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倒金字塔结构仍旧具有不可替代的长于信息流布的优势。

  软新闻导语宜委婉生动、虚实结合

  软新闻导语与硬新闻导语在写作上明显的不同是叙事节奏慢,委婉含蓄,突出旨趣,更注重文采,它以“铺陈+何事(结果)”构成,先虚写,再实写,借用文学手法使导语富有情趣,适合故事类型的新闻,如今越来越多地用于非重大事件的新闻导语写作。例如: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工程近日完成“最终接头”的安装,已经可以步行穿越了。昨天,记者来到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采访,除了兴奋之外,还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最终接头”成功安装后,还进行了一次耗时34小时“返工”式的精密调整,最终误差缩小到了“毫米”,建设者们说:“我们没留遗憾。”

  ——《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正题)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最终接头”二次“精调”实现毫米级偏差(副题)》(2017年5月11日 《珠江晚报》)

  【评析】软新闻导语由“铺陈”加“最重要事实”建构,即虚写+实写。它被称为讲故事的导语、特稿导语,也叫间接导语、延迟式导语、延缓性导语、软导语。这种导语需要借用文学手法。该新闻导语共140字,写作可以更为精致,如将正文中倒数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与第二段的第一句话进行融合,改为:“‘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指挥林鸣得知耗时34小时重新精密调整的大桥海底隧道工程‘最终接头’误差是‘毫米’级时,他终于开心地笑了。为了这一刻,林鸣一天没上厕所、连续34个小时没合眼、发出过上万次指令。要知道,这是世界最长的海底深埋隧道,它由33节混凝土预制管节和1节12米长的‘最终接头’组成,沉管总长度达5664米!”这样写,仅比原导语多了20字,但文字更为考究。而且全篇新闻的篇幅也缩短了。其标题也可修改为《港珠澳大桥是世界造桥技术的最高体现(引题)5664米沉管,东侧误差0.8毫米,西侧误差2.5毫米(正题)》。第一行标题引用现场的荷兰特瑞堡公司工程师乔尔的赞叹,第二行标题概括本次工程的标志成就,这样组合比原标题更能够凸显该报道的新闻价值。

扫描二维码购买《新闻导语写作案例教程》

扫描二维码购买《新闻导语写作案例教程》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