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书林僻径》和《书林漫步》:很讨人喜欢的妙品

2025-03-24 16:22 来源:南方日报出版社

  “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艺术的享受。”这是作家唐弢对书话的见解。

  “西方书话小经典丛书”的头两种《书林僻径》《书林漫步》出版,获多位名家力荐。

  亚当斯曾在英国的多家报馆任主笔、编辑,撰写文学评论,开设剧评专栏,活跃于报界与文学界、戏剧界,在欧美文学、西方藏书文化研究等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他一生都在和各种作品打交道,一边阅读、整理和编纂,一边鉴赏、思考和积淀,因而在散文创作中能对各种掌故、引文信手拈来,并自如地挥洒在笔尖。

  《书林僻径》《书林漫步》原著分别于1888年、1889年在英国出版,各含28篇短文,摭拾英国文学史中鲜为人知的史料及藏书轶事。亚当斯运用广博的文史、藏书知识,将一些小题材写得活泼灵动,体现其剪裁材料、构思精巧的深厚功力。

  书中,作者就英国文学的多个话题娓娓而谈,例如莎翁笔下的英国、《堂吉诃德》在英国的传播、泰晤士河颂、英语铭文诗等,展示了作者对英国文学的热忱与渊博;又如英国文学中的玫瑰、姓名首字母的典故、引语的妙用、诗人与杯中物、浮士德在英国的流播等,帮助读者体会英国文学史内蕴的精妙。

  亚当斯亦是藏书家,书中收入了与藏书、读书有关的闲话、掌故,包括对毛边书的情有独钟、枕边书的选择、书籍装帧设计等,字里行间蕴含着一个爱书人的心得与苦乐。

  “他舍弃文学的康庄大道,信步于田野和小径,时而撷取一朵花,时而拾起一片叶,从未作过远行。他不费心力去条分缕析,亦不作超出闲游之外的远足。作者随意漫步于令他心生向往的一条条小径,期盼读者乐意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威廉·达文波特·亚当斯(William Davenport Adams),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知名记者、作家。他编撰的《英国文学辞典》(Dictionary of English Literature)和《戏剧辞典》(A Dictionary of the Drama)等著作颇获时誉,《书林僻径》《书林漫步》等文艺随笔集亦深受读者欢迎。

  精彩书摘

裁卷怡情

  说起旧书与旧书爱好者,我们素来已听闻太多,而宽以待之。关于这个主题的著述真是应有尽有,自查尔斯 · 兰姆以降,旧书迷反复描述心中的狂喜——攫得珍本时何等欢畅,自此之后对其又何等爱重。很久以前,布坎南先生曾以哀怜的笔触,描写为心爱之物讨价还价的猎书人:

  手里攥着些许六便士,

  灰眸中闪着贪婪的光。

  那猎书人一边走着,一边满脑子浮现出:

  尘封的藏书,

  绵延不绝。

  安德鲁 · 朗格先生也曾向我们吟唱那位仁兄,“闲人避寒他猎书”,“不畏十二月严寒仍猎书”,因为他对着——

  随风飘扬的戋戋小册,

  心存希望与畏惧,

  而在:

  在发霉的故纸堆中,幻想瞥见

  种种珍秘善本。

  有些期刊专门服务旧书迷;一方面,你可见到痴迷者将其“乐事”与“消遣”公诸同好;另一方面,同代人或许会专门写一本书,所谈的都是吸引“书痴”和勾起他们的兴趣。

  与之相比,热爱新书之人,喜欢从翻阅新书中获得乐趣的男男女女,难道就无话可说吗?在这个书籍大批从出版商柜台涌出的年代,难道就不值得记下那种源于思考与细读带着印刷机余温的艺文作品的快乐吗?因为,首先新书至少比旧书有一大优点——整洁。诚然,热爱旧书之人,总是深情地想象“淘到的书籍”曾经得到或生或死的凡人或名家的手持翻读。若他能铁定此书有过经名家藏读的荣耀,必然感到天大的喜悦。可是,要是真的少了这份虚假的魅力呢?假设那本书是肮脏又卑微呢?难道一定要以书页折角为乐趣,为书页上的啤酒渍欣喜,为上面的奶酪痕乐得“咯咯直笑”吗?毋庸置疑,新书的一大优点在于它们直接出自印刷工和装订师之手;唉,或许会偶然留下墨迹斑斑的拇指印。

  大概有人会抬杠,真要说一本新书的缺点,那就是“太光鲜太美好”——太漂亮又太华丽——不合“基本之用途”。这些说法无疑带有苦涩的意味。新书真的好像在对人说“眼看手勿动”。猎书客端详古书旧卷或罕见巨著时会心生敬畏,而另一类爱书人,眼见送达手中的有如“披着无瑕之衣”的书本,也会尊崇有加。相比之下这两种感情又有什么不同呢?谁会狠下心肠,去玷污这纯洁的新鲜呢?哪怕是轻轻触摸,即已成伤害,除非是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触摸一番。在大多情况下,手指的触碰都能毁书。在光滑的布料、犊皮或羊皮纸上也必然留下印记,总也无法避免,真是!热爱新书之人,往往会匆匆忙忙又郑重其事地给书包上书皮,然而,经此“伪装”之后,很多书已称不上是书了。它丧失了许多魅力。那无可避免的褪色,差不多算是较好的了。所有的光鲜亮丽,总会黯淡,书的光泽也无法常年留存。但这光泽起初是曾有过的。至少我们感受到了最初的、无忧无虑的喜悦。无论再发生什么,都不能剥夺我们对新书的感觉——那种初见无暇美物时的深情。

  但是问题当然不仅仅关乎书的外观。无论题材如何枯燥乏味,无论作者如何名不见经传,内容本身至少总会让人感兴趣。无论从审美层面上看,还是从文学意味上看,一本新书就是一次新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有的印刷品至多形式上算是“书”,其内容不过是精确资料的拼凑,有的甚至都不是,实在不足观。但是,如果一本书真是典范的文艺佳品,则会惹人遐想连篇了。会是什么样的佳作?隐藏着怎样的珍宝?备有怎样的阅读乐趣?我们的好奇心就像英国戏剧家平内罗笔下那个滑稽喜剧里的男孩:“我们渴望得到的,正是可怕的不确定。”无人能告诉我们,崭新书页的幽深处,到底坐落着什么,即便是知名作家的作品,也无人能完全确定。他们也可能名实相符。声名显赫的史密斯可能老马失蹄,默默无闻的布朗可能终获成功,罗宾逊终于写出了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久享盛名的琼斯却写了一坨胡说八道。对于我们认识的作家,还都有如此大的不确定,那么,对于我们全然陌生的写手而言,又会有多少惊喜的事发生啊!眼前这本尚未打开的书,会有多少晶莹皎洁的宝石藏于书页之间呢?

  说到能从未裁的新书中获得多少乐趣,这要取决于我们与其初次相识的过程。有人希望,凡是书籍均要在发行之时页边都应裁切,理由不言自明。首先,此举为购书者省力,当然多少也能省时。忙碌的评论家会咒骂,需劳神用裁纸刀裁开书页;火车上的旅人手边没有趁手的工具,无法翻看书页未裁的书,真会诅咒要将该书的出版商送去冥府。世间处处可见急不可耐的读者,抱怨延误了阅读,都是因为强加于他们不耐烦心性的未裁切之书。与之相反,那些真正的爱书人,那些渴望从每一部佳作中汲取精华的人,却无不赞同使他们能够愉悦地流连于新得之物的习惯。他看着当下仍是紧闭的书页,想象里面会藏着何等特别的甘美啊!对他而言,一切未知皆视为非凡——这里可能蕴藏着精华中的精华。于是,这位爱书之人便与他的珍爱嬉戏一番,先是窥视书页之内,采撷只言片语。随后,他开始使用裁纸刀——缓缓地,缓缓地——带着陶醉的迟缓,揭开每一页的神秘面纱。

  谁敢说新书没有缺点呢?的确,新书自有缺点。例如,不能设想新书总是完全受到前面提到的书刊审查官的欢迎。说到评论家呢,他们被层层叠叠的新书包围,只好不停抱怨,说这个时代的新书出来得太多了,每周只发行一本就够了。而那些渴望跟上时代文学步伐的博览群书者,也会跟着起哄。事实上,谁又敢期望能浏览每天发行的新书量的十分之一呢?况且,也不推荐毫无节制地阅读新书。洛威尔先生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他说:

  读新书犹如吃新鲜面包,

  起初尚可忍受,时间一长,

  就会濒临精神消化不良。

  确实,新书与新出炉的面包多少有些相似,不应一口气狼吞虎咽干完。同时,我们也要对新书心存敬意,因为它们有无可置疑的新颖之处。比肯斯菲尔德勋爵笔下的蒙特福特夫人曾经说过,相比经典作品,她更爱读新书,即使是坏书。这话是过分了,但从某些角度来看,这些观点倒也情有可原。

——节选自《书林僻径》

扫描二维码购买《书林漫步》

扫描二维码购买《书林漫步》

扫描二维码购买《书林僻径》

扫描二维码购买《书林僻径》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