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广东省海岸线绵长,有丰富的明清卫所城遗存,它们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管辖海疆、维护海权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走读广东古城》由南方都市报策划的“走读古城”系列报道组成,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既对广东沿海卫所城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语言文字、饮食习惯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又对遗址的活化利用、文旅开发作了生动呈现,是对岭南传统文化的一次极好的挖掘与弘扬,得到冯骥才、陈平原、黄天骥、黄挺等多位专家好评和推荐。
著名作家冯骥才评价,“走读古城很有意义,走读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古城的过程,我们不是旅客,不仅是要看哪个地方好玩,更要认识它的价值,知道哪些东西没有保护好,然后把保护付诸行动,让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之地。”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走读古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走进历史现场,边走、边读、边思考,这是阅读历史的最好方式。”
扫描二维码,查看图书购买详情
作者简介
南方都市报创刊于1997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系列报之一,主打广州、深圳两座中心城市,覆盖珠三角区域。经过20余年的发展,南方都市报从一张“小报”壮大成长为中国都市类报纸的领军者、传统新闻信息生产机构向数据智库机构转型的领跑者、中国报业最具影响力和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据2021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南方都市报品牌价值为515.39亿元,在榜单中位列第154位。截至2021年9月,南都各新媒体平台日均传播量超过2600万,累计新媒体用户数接近7500万。
书籍推荐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极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冲击。当人们过多地关注于物质,或者是有更多物质欲望的时候,往往就容易忽略精神性的东西,很多历史遗存在我们眼前逐渐消失了。
走读古城很有意义,走读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古城的过程,我们不是旅客,不仅是要看哪个地方好玩,更要认识它的价值,知道哪些东西没有保护好,然后把保护付诸行动,让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之地。
——著名作家 冯骥才
《走读广东古城》一书,收集、爬梳、剔抉史料,作者亲临每处故址遗迹踏勘,特別着重调查从明清以来因海防制度留下来的卫所城,来自全国各地军户的后代,与本地居民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饮食、礼仪等文化,让人们从古厝戏台中,感受到“百载兵刀销尽处,千秋钟鼓遏行云”的风神骨气。
这本书,以崭新的角度发现和观察历史以及民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手段,呈现尘封的辉煌,展现岭南文化形成过程的案例,极具参考价值。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黄天骥
广东沿海仍保存有众多卫所城旧址,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我们不单有责任去保护城楼、民居、戏台这些历史遗存,更要对蕴含其中的信息进行解读,包括生活习俗、语言文字、饮食习惯甚至姓氏源流。这些历史细节并未消散在时空里,而是已经融入了今人的血脉当中。走读古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走进历史现场,边走、边读、边思考,这是阅读历史的最好方式。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平原
《走读广东古城》融历史与现代、史料与传说、直播与视频、文字与图片于一炉,不仅仅定位于活泼有趣的旅游读本,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于挖掘、保护和弘扬广东沿海卫所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著名潮学研究专家 黄挺
图书目录
大城所城
百雉世封膺大号 岭南边海倚南城
蓬洲所城
城垒倾圮古祠在 至今犹说蓬洲扇
海门所城
南天锁钥开功业 五凤朝阳六百年
靖海所城
东土屏藩无海患 趋虞化洽有新风
捷胜所城
文捷武胜风华美 六百年城大雅乡
平海所城
势扼八方“钟城”在 走遍天下有“军声”
大鹏所城
威镇东南第一所 万里鹏程泰运开
双鱼所城
文塔擎天昭日月 重修古道泽双城
神电卫城
百载兵刀销尽处 千秋钟鼓遏行云
锦囊所城
锦城福地安南海 囊内春秋筑要津
乐民所城
千秋书院辉奎壁 万古神龟镇海疆
精彩书摘
靖海所城
靖海英歌舞 是舞也是武
靖海所城图
那年古城英歌舞
靖海英歌舞,相传始于明朝中叶,表演形式与海丰、陆丰同类节目相似,故称为“南下英歌”(南下,意即潮境之南)。靖海歌舞的表演团队由靖海镇葛山村一帮小伙子自发组建,采用靖海最传统的活槌英歌形式(即传统的慢板英歌)进行表演。
靖海英歌舞传承人史裕丰谈到,庆祝春节等重大节日时,当地会表演英歌舞。不同的是,其他地方的英歌舞是注重舞蹈的舞,靖海英歌舞是注重武术的武。
一队英歌大体一分为二:刚健雄浑的扣棒为“前棚”;丰富多彩的戏曲片断为“后栅”,集舞蹈、戏曲于一体。靖海英歌由真人扮演,表演者化装为梁山泊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画上不同的脸谱,头扎武士巾,一色武士打扮,其中前36人双手各执尺许木棒,后72人握手鼓、执鼓棒。
古城与英歌舞(方义生 摄)
英歌舞出演时,表演者身上挂有一绸质红幡,上写班名。开始时,由一领队人手执“令旗”,旗上写有数字号码,表示要表演第几套英歌舞。一名化装的玩蛇少年(时迁)走在英歌队最前排引导英歌队前进。接着,随锣鼓节奏,108人手舞木棒,两相扣击,木棒随击打在五个手指间旋转,这种表演称“活棒”,再配上好看的舞蹈肢体动作,分外精彩。
靖海的传统英歌独具特色,比如有自己的乐谱、唱谱,表演动作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如骑龙步、拐步、盖步等),使身体可以灵活转向。表演时大多要呼喝作声,吐气催力,以增大爆发力,与南拳一样,有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的特点。
只见,舞者手上的英歌槌,舞时在指间飞速转动,令人眼花缭乱。轮到表演套路时,却有以抡、劈、戳、撩、舞花等组成的套路,暗合棍法之要诀。所以靖海的活槌英歌在表演时既有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也有南拳虎虎生威之气势,令人有荡气回肠、酣畅淋漓的感觉。可以说,靖海的英歌舞,是舞也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