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家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孟母领着孟子专门到学堂走了一趟,孟子对琅琅读书声听得非常着迷。孟母对他说:“这儿的先生知天知地,学问可大啦!他的学生们也都很有学问,很多人干了大事。”孟子一听忙着问道:“我能来读书吗?”孟母笑而不答。
孟母其实早就想让孩子到学堂读书了,但她没有命令、劝说,而是巧用了学堂的环境教育,让小孟子主动提出。孟母运用环境诱因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地变成孩子内心的决定,这就是一种智慧的教育——境教。
《室外境教》一书,是教育专家林青贤以孟母为启蒙老师,践行“以境育人”观念的家庭教育作品。“室外境教”,是指在学校、家以外,在户外进行的家庭教育,书中称之为“路上的家庭教育”。
在教育的路上,做路上的教育。室外境教有利于培育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路上增长见识,拓展认识,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教育,逐渐建构起广博且富有生命力的完整人格。
室外境教是一种美丽的家庭教育,一种不需要命令、说服、控制就能达成的家庭教育,是一种能有效化解冲突、没有压力,同时能产生内在动力、促进孩子人格完整,还能增进亲子关系的家庭教育。
室外境教对周末、寒暑假和日常生活中如何带孩子出行以及在出行的路上如何对孩子进行身心启迪提出新的教育方法论。家长实施以境育人,让孩子心由“相”生。家长如果学会了在路上的教育,回到生活中,可以在小区的公园,或孩子上学、放学的路上……随时随地地运用周围的环境诱因来对孩子进行不留痕迹的良好教育。
书中从孟母三迁的境教故事开始,结合中华优秀家文化、现代心理学与脑科学讲解如何在教育的路上做路上的教育,如何以境育人,如何发展孩子的优秀人格特质,如何为孩子的人生做前因性的教育,如何在路上做教育,等等。本书每一节文字都力求精简与留白,期望家长能读得轻松又有所启发,如境教一样,没有压力却暗藏动力。
作者简介
林青贤,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创办人,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爱自然生命力专项基金发起人。
精彩书摘
环境诱因
感觉是2000多年前的穿越,实则是一种恒久本已存在的教育真相表达。
孟母是笔者研究“境教”的启蒙老师。
以下的故事很久远,但却影响深远,敬请“悦”读。孟子3岁时父亲去世,留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为了守孝,孟子随孟母搬到父亲墓地附近居住。渐渐地,小孟子跟小朋友们经常玩哭坟、办丧事的游戏。孟母见状决定搬迁,搬到市集附近住,小孟子渐渐又开始模仿商贩叫卖之事。孟母决定再次搬迁,搬到学校附近,小孟子渐渐对读书产生了感觉。故事讲到这。
过往我们更多地把“孟母三迁”当成故事来听,但其实,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教育的研究和挖掘上,就会发现这里隐藏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育宝藏——如何刻意地运用环境诱因并顺应人的本能做无痕的教育。那是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中身教与言教的前端教育——“境教”,那是美丽的家庭教育,那是中华家文化系统回归现代的前端“拼图”。基于这份教育“考古”发现,我和我的研究团队经过十多年的名门故居走访、拜访后人,挖掘、决定把它写成书,让更多的家长可以吸收源于中华优秀家文化的宝贵家教智慧,用于今天孩子的成长。
脑科学研究表明,我们每一天经由有意识的控制而产生的行为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少很多,我们每天所做的大多数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而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往往跟环境诱因有关。如果有人在我们面前放了一杯茶,我们很多时候会无意识地端起这杯茶。如果我们身处美食街,在各种美食的诱惑下,我们很难与强烈的环境诱因抗衡。如果我们身处书店,我们会很自然地翻翻书,也许我们只是想让孩子多看书,但身处书店的我们却毫无抵抗力地受到环境的影响。
其实,环境诱因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我们的生活。
做过父母的都有这种感觉:孩子在家和不在家,家里的氛围和感觉是不一样的。客厅里放着音乐和不放音乐,我们的心情会不同。在家里待着和到大自然当中去,我们的心境和意境也会有所不同。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的所思所想都由自己决定,其实不然,环境会悄悄地改变我们的心境,而心境又会影响我们当下的想法。环境会改变心境,心境会改变意境。环境、心境、意境的关系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我们想找朋友谈谈心,朋友会问:“我们到哪里见面?”这个“哪里见面”其实反映了我们已经在思考环境,什么样的环境更适合谈心呢?如果环境与我们要谈的心产生场域的匹配性,聊天谈心的感觉会更好。所以,通常我们会选择更有意境、更有情调的咖啡厅或茶室这类场所见面。如果同事打电话来要找我谈工作,很多时候我会选择回到办公室再见面聊。提起谈工作,我的大脑自动就会关联到办公室。
环境与行为的匹配关系其实已经被我们深刻运用在生活中了,可越习惯运用的东西往往在意识层面就越容易被忽视,在潜意识里却被深深记住。如果今天,我们把环境诱因产生的对人的影响从潜意识层面上升到更多明意识层面,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父母有知有觉地让孩子不知不觉地长大,孩子被教育了却从孩子身上看不出有被教育过的痕迹。
境教是从中华优秀家文化智慧中提取,并做出创造性转化的家庭教育。我们期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能像搭积木般有趣、有效、轻松、快乐。境教就是这样起作用的。
扫描二维码购买《室外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