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少年天才养成记》:母子合力,复盘一位少年天才的养成之路

2025-03-24 16:23 来源:南方日报出版社

  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如何培养孩子成为杰出人才?如何爱孩子,才能让孩子开心、幸福?……一个个教育难题困扰着不少家庭。

  教育是用心之道,而非用力之术。

  一位快乐妈妈李沛家和一个“天才”小孩马文禾,合力把他们母子的教育历程写成了一本书——《少年天才养成记》。仔细品读后,你对孩子的教育困惑,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

  这本书讲的不是如何教化孩子,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通过真实又有趣的情节,让家长可以对照自己,可以关照孩子。

  作者李沛家在书中倾心分享培养儿子的历程:如何面对孩子成绩的落后乃至垫底?如何面对孩子淘气被学校“约谈”家长?如何助力孩子做出人生重要的选择?……妈妈通过记录孩子真实的成长故事,在细微之处彰显教育的智慧,她没有刻意避讳孩子的调皮和问题,而是通过真诚且畅快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天才的养成之路。

  让人惊喜的是,此书还是两母子的合作成果,作者马文禾从孩子的角度来谈家长的教育,让人看见孩子被忽视的真实世界,令人耳目一新。因此这本书不单适合家长阅读,还适合孩子阅读。

  家长阅读的时候,可以多从书中妈妈的言语模式、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中吸取智慧;孩子阅读的时候,可以多从书中孩子的反应模式中吸取经验教训。

  希望这本书能让每一个生命的内在都有所触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家庭都充满幸福的声音。

  作者简介

  李沛家,爱自然生命力体系高级导师,国际家庭教育指导师,绘画心理分析师,萨提亚家庭疗愈师,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者,2049英才计划创始人。

  马文禾,2000年出生,初中时完成了从入学数学考试40分到14岁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蜕变逆袭。19岁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获最高成绩,并参与科研工作发表SCI论文。20岁收获清华、北大、中科院等直博录取通知,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专业博士生,师从樊春海院士。

  精彩书摘

自序

  爱因斯坦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你相信你的孩子是天才吗?

  我经常在课堂上问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会不知不觉地露出不屑的神情,不由自主地“切”地冷笑一声,说:“他是天才?天生的蠢材还差不多!”

  我的心忍不住一震。虽然很多时候我知道他们的答案,但还是忍不住难过,替他们的孩子感到悲哀。

  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天才”?

  就像植物和动物一样,每一物种都有它天生的、特有的生存策略和技能,是其他的物种所不具备的,这就是它们的天才!

  比如:鱼有鱼鳍,天生会游泳,这是鱼的天才;老鹰有翅膀,天生会飞翔,这是老鹰的天才;老虎四肢强健,天生善于奔跑,这是老虎的天才!就连植物也是一样,仙人掌天生耐旱,向日葵天生向阳,这都是它们天赋的生存本领,也就是各自擅长的所谓“天才”部分,也可以说是它们天生的特点。

  遗憾的是,我们人类不像动植物一样,从外在的不同就能看出来各自的特点,虽然外形看起来都一样,但其实每个人都各自有天生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比动植物要复杂得多。

  所以,家长的第一要务就是用智慧读懂孩子的“无字天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明书”,从中找出孩子的天赋才能部分,并有能力开发出来,比如,是鱼就给它海洋让它遨游,是老鹰就给它天空让它飞翔,是老虎就给它森林让它奔跑,才能真正地把它们各自不同的天才开发出来。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遗憾,很多的家长没有这样的认知和觉知,还不知不觉长了一双“垃圾眼”,总是盯着孩子不擅长的部分。

  爱因斯坦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以爬树的本领来衡量一条鱼的话,它终其一生都觉得自己是个笨蛋!”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相信你的孩子是天才吗?

  我信!坚定地相信!特别是在孩子不那么如意或者遭遇挫折处于低谷的时候,更坚定不移地相信。从信心升华成信念,从信念升华成信仰。

  因为“信乃道源功德母”。

  因为“地不长无名之草,天不生无用之人”。

  哈佛大学在素质教育方面指出:人的培育和成长,不仅仅在于方法,更在于观念,不完全靠勤奋,更在于思想。

  基于这样的观念,我陪伴着马文禾成长,他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奇迹。我想把这些分享给更多的人,以帮助父母们,在孩子遇到挫折或困境的时候,仍然有信心面对他们无限可能的未来。

  “不抛弃不放弃,全力以赴。”这十字是我在教育孩子时的座右铭,“不抛弃不放弃”是底线,“全力以赴”是极限。

  我的儿子2015年就要我把如何陪伴他成长的过程分享出来,去唤醒更多的人用真正的爱来成就孩子。

  因为他是从一个曾经只考40分的所谓“学渣”逆袭的,从一个被叫家长的所谓“问题孩子”蜕变到15岁上大学的“天才少年”。他说他的成长经历会鼓舞很多人,照亮很多人。他说这不是“炫耀”,是“照耀”。

  有人说:人与人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欣赏,是彼此成就,这个不仅仅适用于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也适用于亲子关系。

  我很庆幸有这样的孩子。

  世间子女对父母的孝有四种:小孝是孝其身,中孝是孝其心,大孝是孝其志,至孝是孝其德。我的儿子就做到了至孝,他让我去帮助更多的父母学会爱自己的孩子,他说,如果我能帮助一对父母改变,就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命运,这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这也是这本书的初衷。

  他说:“科学求真,教育求善,艺术求美,妈妈,你要教会每一位父母学会科学、艺术地做教育!”

  很多时候,我感觉不是我在教育他,而是他在引领我。

  我听一位心理学教授说:每对父母都应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后浪”导师。也许,我是做到了他所说的这一点吧。

  如果每一个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有这样的思维、觉知,可能孩子的未来就会大不一样。

  如果大家看了这本书,能收获这一点,我就觉得是值得的。马文禾的名字是他爸爸给起的,来历是取了他和我名字(指本名李秀霞)中的各一个字的其中一部分合在一起,十五岁的时候,他给自己起了个字:秀实。

  他说“秀实”出自孔子“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旨在提醒自己:他属于少年班这批早慧的孩子,不但苗要长得旺盛,还要结果实。

  马文禾在本书中也有一些笔墨,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如果孩子们看了能有点滴领悟,感念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良苦用心,能感受到父母外在言语行为背后的爱子之心,能看见父母的爱,能量就会流动。总之,教育是用心之道,而非用力之术!

扫描二维码购买《少年天才养成记》

扫描二维码购买《少年天才养成记》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