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汕头文化基因工程丛书》:生动呈现潮汕传统工艺,诠释工匠精神

2025-03-24 16:24 来源:南方日报出版社

  汕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具特色、历久弥新。新时代为弘扬发展潮汕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在历史和现实的贯通中深刻把握潮汕文化的突出特性,积极从潮汕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让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策划了本丛书。

  丛书共分《红色记忆》《工业记忆》《工艺记忆》三册,分别从探访汕头近百个著名革命旧址铭记初心使命、重点叙述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汕头工业15个重点行业发展情况、与汕头40多位传统工艺大师面对面生动呈现潮汕传统工艺和诠释工匠精神,展现广袤潮汕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和伟大成就,彰显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又能抒发砥砺奋进的新时代情怀。

  作者简介

  汕头市政协文史委,全称为汕头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是汕头市政协下属专委会之一。主要职责为深化文史工作、传承潮汕文脉,进一步挖掘整理潮汕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让新常态下的政协文史工作成为提高社会工作质效、优化海内外资源整合、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特殊作用的助推器。

  汕头融媒集团,全称为汕头融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7日,是粤东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主流党媒集团,是汕头市政府直属国有文化企业。

  精彩书摘

王芝文:独创陶瓷微书方寸书写千言万语

  溯源

  陶瓷与书法,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汕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芝文在继承潮彩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独创陶瓷微书,将陶瓷与微书二者完美结合,既师承潮汕艺匠的精髓,又大大提高了潮彩独特工艺的价值,为传统的陶瓷彩绘与微书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中国陶器史一个令人称道的创举,被誉为“华夏一绝”。

  20多年来,王芝文凭借超越常人的心理素质和锲而不舍的创作毅力,凭着肉眼裸视在瓷器上作针头大小的微书,先后解决了毛笔、釉墨的问题,集诗、书、画、瓷“四位一体”。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王芝文还创新性地以字组画,将点点微书构成远峰近山、花卉、动物等图案,在方寸瓷面上书写千言万语,绘就万水千山。

  见证

  王芝文陶瓷微书创作的最大特点,是作者仅凭肉眼裸视,在每平方厘米的瓷面上书写100多个繁体汉字,而观者则须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在光滑的瓷器上书写微书,其实并非易事,要克服的难题不少。经过反复摸索研究,王芝文自创了一种独特的狼毫、羊毫结合的微毫笔,精心调制出特别的墨汁,坚持练习凭肉眼裸视书写,不借助任何放大设备。

  这是一项对人的视力以及心理素质的极大挑战。王芝文坦言,刚开始他也曾尝试借助显微镜创作,但是既要一手扶住瓷器一手调节焦距,还要不时停下来蘸墨水,十分麻烦,效率又低。于是,王芝文尝试凭肉眼裸视书写,先用纸张练习再用瓷器,字体也由大到小、到微……字体细微如针尖,书写时凭意念,心到笔到,笔法刚劲有力,创造了超越人体极限的绝艺。王芝文经过长时间的苦练,才得以不借助显微镜,聚精会神地把上千个繁体汉字写在只有一张 名片大小的瓷器上。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便是王芝文潜心创作的绝佳时刻。走进那简陋的工作室,关上门窗,焚香入静约半小时,大脑放空一切,抛开所有杂念,坐在工作台前,他开始遨游沉浸在“微观世界”,笔不离手直到天明。

  1989年,王芝文的首件作品《古文观止》越洋过海被送往新加坡参加展览。一个14英寸的陶瓷笔筒上写满了微书,这种集诗、书、画、器于一体的创新艺术作品立即引起轰动,成了全场亮点,一炮而红。

  陶瓷微书《三国志》,是王芝文的代表作。1999年,王芝文开始计划将多达35万字的《三国志》写在一个高85厘米、直径29厘米的陶瓷箭筒上,以此献礼新世纪。计划总赶不上变化,作品进度很不理想,耗时一年多才写好了一小段,王芝文难免有点灰心了,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年轻气盛的他干脆把半成品塞进床底下,“眼不见为净”。

  直到有一天,王芝文茅塞顿开,顿悟到战胜自己、不忘初心才是克服困难的真谛,这是上天对他心志的磨炼和考验。于是他把尘封的半成品拿出来,继续犹如苦行僧修行般枯燥的创作历程。足足7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虽然中间发生不少小插曲,但他都一一克服,最终获得硕果。这部作品也于2006年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

  近年来,在创作之余,王芝文将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神圣使命,千方百计传承陶瓷微书技艺,以陶瓷微书艺术作品为载体,一次次向世界展示中国陶瓷艺术的迷人魅力,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绝伦。

  近些年,在其30多件陶瓷微书精品力作被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的同时,王芝文也把陶瓷微书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技艺特色和价值意义等作了资料性的归纳整理。2008年10月,王芝文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请报告,经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专家委员会评审,陶瓷微书终于在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自1989年陶瓷微书作品首次被选送新加坡参加艺术品展览获得赞赏后,王芝文开始了对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路,他竭力让陶瓷微书走出潮汕,辐射全国,走向全世界。

  2003年12月20日,他举办了第一个陶瓷微书作品个展,展出历年来创作的60多件陶瓷微书作品,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让参观者耳目一新。2004年5月,他首次跨出国门,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华文化中心举办“陶瓷微书作品展”,把中国优秀文化带到大洋彼岸,让更多人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林彦恂/文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